暨大小编 发表于 2021-12-10 09:50:00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本科生团队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二等奖

今年10月31日,由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本科学生组成的暨南大学代表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斩获团体二等奖。胡陆生、梁森两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二等奖”; 2019级法学专业袁亦康、余佳洪两位同学荣获“最佳辩手”称号。据悉,这是我校目前在同类比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沉甸甸的奖杯背后,是参赛团队面对来自五院四系的劲敌毫不露怯,13名队员刻苦训练、反复模辩,老师全程跟进、悉心指导……https://news.jnu.edu.cn/UploadFiles/xshc/2021/12/202112071727568169.png(团队奖杯及证书)学法——长期磨砺 一朝出锋2021年7月,一份邀请函抵达暨南大学法知院。经过层层筛选和考核,一支由8名上场队员和5名研究队员组成的队伍终于成立。对刑法和模拟法颇感兴趣、正在选修胡陆生老师的模拟法庭课程、相关比赛经验丰富、受到梁森老师的鼓励……每一位队员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同一个特点——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基础素养。https://news.jnu.edu.cn/UploadFiles/xshc/2021/12/202112071728350974.png(师生合影)成功路上,基础与训练必不可少。8月初,当其他学生还在享受暑期时光,参赛队员们一周三、四次的模拟训练已经开始,开学后转为一周一次。所有人都将比赛放在优先级,几乎每天都是备赛状态,遇到课程冲突,还需要请假,处于大四升学期间的队长关晓彤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两位指导老师分工明确:主攻刑法的胡陆生老师专注拆解赛题,指导庭辩技巧;作为辅导员的梁森老师除常规课程外,还包揽后勤与交流工作,为大家联系法官、律师到校指导模拟法庭训练,还带同学们到律所听专业讲座。在此过程中,大家不仅收获了知识,锻炼了技巧,还学到了来自老师们更为成熟、更为全面的思维。https://news.jnu.edu.cn/UploadFiles/xshc/2021/12/202112071729534258.png(团队成员在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学习合影)余佳洪还清楚地记得,暑假时某一场交通肇事案辩论中,大家对着初次接触到的医学鉴定报告一筹莫展,是老师的点拨让众人意识到可以通过了解相关医学知识来确定伤势的成因,以此补充缺失的证据链:“我觉得这就是老师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因为第一次接触,我真的完全都没有想到医学鉴定报告书可以有这么多可以探究的地方。”时间随着文书厚度的增加不断减少,原本拉长的几个月的战线也即将迎来最后的考验,在所有人心中,几年的积累、数月的磨练,成败将在此一役。用法——融会贯通 学以致用对大家来说,这次的模拟法庭比赛有三“难”:一是准备时间短,二是赛题难度大,三是竞争对手强。10月14日公布了两个赛题,留给大家的时间只有两周左右。来自全国各地的24支高校队伍之间的角逐被压缩在10月30日和10月31日两天之内,其中涉及的工作量对于真正的检察官和律师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关晓彤的回忆中,相比于前期投入更多精力的第一个赛题,临时抽签确定持方、赛前十分钟才看到对手材料的第二个赛题则更为紧张:“下午的那一场是中午抽的签,所以我们准备时间相当于只有半个小时。”为了省出更多时间,上午的比赛才结束,团队成员中午饭也没有吃,便又投入到文书的修改中,直到下午上场前的最后一刻。比赛选用的赛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刑事案件,为了使控辩双方都有较大的可辩空间,团队实际拿到的赛题删去了不少证据的部分,因而只能用辩论技巧和补充资料去弥补证据链的空白。袁亦康举例:“比如说当时的一个案子就涉及到河道采砂的监管系统,我们就得去在这个案件基础之上搞清楚在现实中监测系统是怎样的运营模式,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除去案件本身陌生度高、专业性强外,作为经济类犯罪,该案还涉及金额计算,综合了其他部门法,说理难度更大。以困难为砺石,用实战作磨练,所有人充分调动所学专业知识,完全投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将所学所想融入到辩论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中。本次比赛吸引了众多法学专业优势学校,强者如林,巨大的竞争压力成了压在每一位队员心上的石头。正是学校和老师们在后勤和精神上提供的支持与鼓励,让队员们意识到比赛“其实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竞争”,以比赛为切磋成长的平台,将压力转化为不断前进的动力。刚渡“三难”,又有“一忧”。受疫情影响,本次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以线上形式举行,设备、网络等因素都是影响比赛结果的未知变量:“因为是线上比赛,很担心网络会出延迟的问题,麦克风听不到或者说视频放不出来,看不到计时器,就是有很多这类型的担忧”。https://news.jnu.edu.cn/UploadFiles/xshc/2021/12/202112071730493119.png(部分与赛队员与胡陆生老师、梁森老师备赛期间)学校为此购置了新的设备,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线下比赛带来的距离感:“如果是线下比赛,你能够有跟法官的眼神交流,或者说那种自信的眼神可以更加让你自己也放心一点。但是线上的话要么盯着摄像头,要么看着屏幕;看着屏幕,就不能看摄像头,只能选一个,会对整个现场的感知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原本不用跟随比赛的指导老师也暂住在南校,紧张地坐在后面观察队员们的赛场表现与法官的反应,准备着赛后的复盘。悟法——不虚此行 友谊万岁能获得此次佳绩,除了各位指导老师在比赛培训期间无微不至的帮助,研究生师兄师姐们也来陪同大家打了好几场模拟辩论赛,让大家有了更丰富的应战经验。那一段时间,大家基本上每天都是踩着门禁时间的最后一刻回寝室的,有时议题渐入佳境,还要悄悄在楼道里接着练习到深夜,第二天又早起继续文书练习,“是真的累,但也是真的开心”。大家每天吃饭、散步的时候,也常常自发组织起来讨论问题,“那时候,吃着饭,脑子里也全是模拟法庭”。就这样日复一日,披着月光,写着梦想,队长忍不住心疼地说:“我是真的看到我们的团队是很努力的,有时候有些课程实在是冲突了,我们也是不断协调好时间拿来打磨研究题目的。”在一开始,大家来自各个年级,相互并不熟悉。正是在这段为了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日子里,团队成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团队情谊也是决赛时能好好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正式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团队里年纪最小的肖煜阳心里是非常紧张的,因为要担任“被告人”这样的角色,他心里有着不可忽视的压力。深夜里,他仍旧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于是爬起来继续熟悉被告人口供。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弹出来一条消息,是袁亦康师兄发来的,他说:“你放心,我明天一定给你打(辩护)成无罪!”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信心,让他从容地走上了赛场。为了能最终在比赛里迅速形成最优的策略,为己方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据与支撑,大家在不断的辩论练习里形成了一套体系。“对于模拟法庭来说,我觉得很关键的一步是一定要把自己带入到这个案件中的身份里,(比如)你是一个公诉人,你要把自己带进去”。谈到这次比赛的收获,大家都很是感慨。这次比赛除了是一次珍贵的实训机会,更是一次让为大家培养专业的政法视角的绝佳训练,“学生的、课堂的思维和视角在实战中是不够的,老师为我们展现的思维和视角,这些收获是难以衡量的”。由于模拟法庭本身还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表演性,大家不仅要钻研专业知识,更是好好地“锻炼”了一把“演技”。“被告人一般都是公司老总,就得想象自己成为一个那种老奸巨猾的商场老手,要摆架子、要演出来”,平时的练习也要如此,大家分为控方跟辩方,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有时候代入得太过忘情,看起来就像是吵架一样。回忆起这些温馨的画面,大家相视一笑。https://news.jnu.edu.cn/UploadFiles/xshc/2021/12/202112071731249188.p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本科生团队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二等奖